走到現在

經歷了很多
終於走到了現在

失去了很多
但好像已不在意

好好壞壞
不過就是當下一念造作
要苦要樂還是自己這一念心

很難說現在的自己是怎樣
因為未來是不可知的
一切都是無常變異的
但現在的自己好像放下了一些東西
看開了一點
穩定了一點
雖然還是這麼的無知執著貪愛
但自己已經開始學著將感受內化
然後淡化

在生死面前
很多事情都不再重要
也沒什麼大不了
人世的聚散
經歷了
走過了
就會覺得像是小孩子在辦家家酒
其實很好笑
到底那些有什麼大不了
重要的是
是否真正幫到人了
是否真正對他人有一點利益
不然
起碼照顧好自己的心
不要讓自己陷入情緒起伏的陷阱
不要讓自己愚蠢地為小事痛苦掙扎
因為
在生死面前
很多問題都失去了意義

你對我好也好
對我不好也罷
但我自己就是要對自己好
因為若自己都不對自己好
不給自己機會
那誰會真正憐惜自己
誰能幫得了自己

你在乎我也罷
不想理我也無所謂
我依循著 上師的教言與正法
不斷提醒自己斷除自私的念頭
在因緣和合時盡力貢獻一己之力
起碼我要能說一聲
我沒對不起你
我盡力了
我懺悔自己的無明愚昧
我面對自己的問題
我修正自己的劣根性
我放自己自由
要自己變得堅強
要自己變得獨立
要自己忍得住孤單
要自己吃得下苦楚
要自己不怕丟臉
因為
在生死面前
這一切有什麼大不了
就像是泰山前的一顆小沙子
一切都沒什麼大不了

你在乎我也好
你看低我也罷了
你高興就好
你愛怎麼想就怎麼想
你想怎樣就怎樣
一切都無所謂
我要好好愛自己
也要好好愛你們
我要堅定地往前走
要自己不失去自己的心
要自己記得自己的願心與誓言
帶著對 上師的敬仰與欽佩
對 正法因果的確信
教育自己
修正自己
盡可能幫助別人
我要自己記得只要一轉念
我就能讓自己從痛苦中解脫
為何不做呢
為何還要留在痛苦中
這樣愚蠢的事
決計不做

我失去了很多吧
但我好像也不在乎了
因為我心中有了愛
生出了力量
感受到對人好自己所得到的輕安
那種付出不用再期待回報的自在
那種自己也可以的信心

上師加持
感恩 上師
感恩 諸佛菩薩
感恩 一切因緣
感恩 曾感受到的折磨與痛苦
感恩 所有的眾生
感恩 一切

噶瑪巴千諾!

摘錄 第29屆噶舉大祈願法會 第三天 法王噶瑪巴開示

法王噶瑪巴開示:

就像《入菩薩行論》中說「暇滿人身極難得」這樣一個偈文,就科學來講,我們之所以可以生活、生命之所以能維持,就是一件難得的事。光是想到「人身是很難得的」這點,就覺得應該珍惜,我們人類和其他生命比較起來,有個特殊點,就是能夠分辨善惡是非,或許「知道取捨」在道德方面的,就是「取捨的智慧」,不只知道短暫的利益,也有長遠的智慧。

但我們現在卻沒有好好運用這種長遠的智慧,讓自己的心一直沈溺在短暫的利益上;我們有這種潛能,卻沒有好好利用,浪費了這種本能的智慧,甚至因為沒有尊重其他生命,而造成地球很大的毀壞,有很多生命因為要滿足我們人類的口腹之慾而遭到殺害。許多問題都是因為人類自以為是而造成的,現在科學發達了,人與人要連繫也很方便,但另一方面世界卻越變越糟,就像佛經說的「五濁惡世」,我們人的善的本質慢慢就沒有了。這真是到了我們要好好想一想的時刻了。

我們擁有人身、具備了很多修持的善緣,在這樣的時刻,要把自己的潛能開發出來,這樣「暇滿人身」才是意義的。我們人類並不是封閉的獨立生存,而是網狀的和所有眾生連在一起,如果總是只想著自己的利益,那實在是浪費了有意義的人身,打開自己的心,多去關懷別的生命,這是很重要的。

■投生淨土:一念心加四種因

所以首先要具備「我要投生極樂淨土」的一念心,再來還有要具備各種因。

要隨時觀想淨土,積聚各種資糧,要發菩提心,要隨時將所有善功德迴向往生淨土

一般的因:有想要投生淨土、積聚資糧、發菩提心、迴向等四因,就是所謂的「投生淨土四因」投生之後,即具備菩薩的功德。

特殊的因:則是對淨土菩薩同順的因,具有了解,知道他們的功德是無嗔、精進的,這是現在可以積聚的。

要具備什麼人身才能往生淨土呢?任何身,包括天人、龍族和人,只要對投生淨土有意願、有信心,都可以往生淨土。但不是做一次就夠了,而是要不斷不斷思維,經典中曾說,要做十次,或七日專一念誦。也有經典說,在清淨處,著清淨衣,向阿彌陀佛專一祈請,不僅積聚資糧、因緣,靠自己的力量;還要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同時要對阿彌陀佛、對極樂淨土具有很強烈的祈請和信心,要有強烈的「我要投生淨土」這樣的心,才有可能投生淨土。

「不散亂」是很重要的,就是要專心一意、一心不亂地念佛。《入菩薩行》說:一個散亂的人,是無法積聚善功德的。

■如何幫助其他眾生投生淨土?

說法者不應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恭敬和供養而說,發心清淨才是投生淨土之因。佛經中云,可以幫助其他眾生聽聞,甚至是一隻小蟲子聽聞,幫助他人念誦阿彌陀佛名號,幫助他人持守戒律,製作風馬旗,讓經過的眾生接觸到阿彌陀佛名號……有很多方法。

僅僅一念相信是不夠的,也都應該多去讀誦、學習,要知道投生淨土也有很多方法。

不過也有聽到一些奇怪的說法,譬如有人會說:解脫唯一的方法,只有淨土宗,其他都不是法門。也許有些人想投生淨土,但也有人也並不想,想依別的法門而解脫,每個人有不同意願,並不能要其他眾生都跟你一樣,連佛陀都不會這麼說,我們怎麼可以這樣呢?

要圓滿投生淨土的因,包含許多,要去聽聞、思維佛法的義理,只唸誦也是很好,但如果要具備圓滿的因,要多聞思修,這是很重要的。有些現代人比較喜歡簡單快速的,以為我念念佛號就好,其他都不用做太多,但這樣並不是最圓滿、最清淨的因,這跟我們的動機、心態有關,如果只是求個簡單、方便、便宜,其實有一種輕視的感覺,對法有輕視心態,想要成就大的善行或善果,其實是很難的。但也有人覺得只是念誦「阿彌陀佛」太容易了,而心生輕視,不能這樣,要尊重所有解脫的法門。想往生淨土的人,更要具備正知正見。

其實佛法從勝義諦、究竟上來講,所有法門都可以幫你投生淨土,重點只是在於你想不想投生,你心的方向在哪裡?不然有些人會有妄念分別:會覺得這才是淨土宗的法,那個不是淨土宗的法;這個才會幫助你投生淨土,那個不行──這樣的分別是不正確的,任何法都能幫助你投生淨土,如果你心態正確的話。

■禪修:生起悲心,觀修菩提心

今天要做的禪修,是「觀修菩提心」。

首先要生起悲心,它是一個兩面的鏡子、也是一個兩面的銅板:一面是出離,一面是悲心;向內是出離,向外是悲心。

生起悲心的方法,第八世大寶法王米覺多傑說過:我們現在得到這麼一個暇滿難得的珍貴人身,是什麼樣的恩德讓我們得到的呢?是母親所給的,只是想著自己的母親,她的恩德是極大的。(此時,法王低頭沈思了片刻)母親為了孩子而造作了許多善、不善的業,這些業會讓她們投生到三惡道,要知道,她們會投生到惡道,是和我們是有關係的;母親為我們吃了很多苦、造了很多惡業,我們是有責任的,我們隨時要記得感恩,這是很重要的。

想想看,我們最初誕生到這個人世間的時候,並不認識任何人,孤獨一人,到了人世間,再慢慢一點一點長大,我們就像一個孤兒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人在路上撿到這個孤苦無依的孤兒,給我衣食、養育我、日以繼夜照顧我,日日、月月、年年,這是很不容易的──父母就是那唯一照顧我們的人,我們要這樣感念父母親的恩德。

跟我們共同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對我們都是有恩德的。

要知道所謂「父母」有很多種,包括誕生、賜與生命的父母,養育、照顧我們的父母,我們除了要感恩給我們生命、養育我們的父母,生命中還有很多照顧我們、幫助我們的人,舉個例子,就像我們吃一盒飯,現在好像吃飯很容易,可以直接買到,但這樣一盒飯背後,有許多人為了這個食物花費很大心力,但在我們吃的時候,有時並不知道這一切,就是覺得很好吃、很香,其實在背後有很多不認識的陌生人在幫助我們,他們就像是我們不認識的父母。這樣一層一層去思維,可以知道每個生命對我們都有恩德。

知恩、感恩,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為什麼呢?因為當一個人具有感恩的心,心會常常歡喜,總是覺得很滿足,一個不感恩、不滿足的人,總是會覺得欠缺、飢渴。一個常感恩的人,會覺得自己很幸運,有時候其實沒什麼道理,但他這樣一想、一感恩,就變得很快樂。這種感恩的心,對自己其實是有很大利益。

所以觀修菩提心之前,要先具備大悲心,也就是對於所有生命、如父母一般的眾生,要想想他們現在受的苦,當我們打開自己的心,去看所有如父母親般的眾生,會生起一種出離、難過的感覺,然後想要拔除他們的痛苦,這就是悲心。觀修菩提心一開始,各位要這樣去想,要這樣觀修悲心,是很好的。

現在,觀想我們前方,有西方三聖和無量的諸佛菩薩,我們要把過去、現在、未來三時所有的善行功德,供養諸佛,迴向佛教興盛,這樣就積聚了功德;我們再把這樣的善功德迴向給眾生,諸佛因此生起歡喜,我們又積聚了功德

來源: http://www.kagyuoffice.org.tw/activity/2012/3_3/HHK_Office_news_20120303.htm

摘錄 第29屆噶舉大祈願法會 第二天 法王噶瑪巴開示

法王噶瑪巴開示:

任何一個眾生,只要能夠生起善心、動機,就能夠投生淨土

投生淨土後,就不再有任何痛苦,也不再有任何煩惱

極樂淨土,你具備的是暇滿人身,不會像在世間,暇滿時有時無

最主要一個利益,就是障礙我們解脫的惡緣都會消除,各種善緣都會具足,而且不會再投生到解脫比較慢的天道,能夠快速具備一切的功德。

障礙淨除:就像〈蓮師除障文〉所說:「加持消除內外密障礙」,如不會老、病、死,不會有匱乏和不足,居住地及眷屬都很圓滿,不需費神勞累照顧,各種粗重的人我執和對親友的強烈執著,和自他分別妄念的執著,不信因果的邪見、害他心、強烈的慾忘,由於不知有輪迴而產生的種種心的障礙,都能淨除。另外身心共有的禪定障礙,如昏沈、掉舉等五種障礙,身心沈重、不安定、煩躁等,在淨土都沒有。外的障礙,如火燒、水災、戰爭、野獸、強盜、惡友等災害也都沒有。

順緣俱足:淨土中內外善緣也俱足,直到證得佛果,都不會有「不能自主」的狀況,而投生其他道,而且壽命很長,早上可以供養佛菩薩。所想要的衣服、飲食,在淨土一想就出現;而且可以領會禪定的法味,如三禪的禪悅。無常、苦、空、無我的領會,會在心中自然生起。所有眾生都是上士夫,具備相好。

外在順緣上,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等無量菩薩都住在淨土,如大地微塵一般眾多的聖眾都住在淨土,可以隨時聽聞說法。水流、河流都會出生正法的聲音。極樂淨土的樹木,都不會成為生起煩惱、散亂的因,都能幫我們憶念佛法,生起對廣大佛法的理解。有這麼多的順緣,極樂淨土的功德,真的超勝其他佛國土。

世間別說是求不得的部分、甚至擁有的都造成痛苦

淨土最重要的能具足修行的順緣、淨除逆緣,尤其最主要的是在極樂淨土當中,能夠直接見到佛陀、能夠聽聞到佛教法,而且還能依止菩薩們、能夠求法、聽法,可以說是一個幫助我們最快成佛的地方,其實最主要功德利益就是這個了。

淨土眾生具足神通,可以自在前往其他淨土,聽聞諸佛說法,也能了知不淨國土各種眾生的痛苦,有很多時間研究各種痛苦。在淨土天生就不會懈怠,自然會精進,並對世間生起出離心。

■禪修:祈請淨土三尊,懺罪加持

接下來,禪修三分鐘。

要觀修積聚資糧、淨除罪障。觀想前方有阿彌陀佛,右有觀世音,左有大勢至,在他們面前,我發露懺悔,我不再造作罪業。

透過這樣的懺悔,接著你要想,西方三聖都微笑了,他們都很歡喜,也因此他們從他們身體放射出光芒、照射過來之後,融入到你身上,所以你的身口意也都得到了佛菩薩加持而清淨,並且具備一切佛菩薩的功德,自己也具備殊勝的力量。

■迴向與發願

我們收到許多來自各方的物品和金錢,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祝福迴向這些供養我們的人。我們要時時憶念佛陀,是飲水思源,最好的憶念佛陀恩德的方法,是思維佛一生都是一個示現,最好的示現是身教。佛是自利利他圓滿的人,是最好的示現。

祈願法會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世界和平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發願、祝福,都要繼續唸誦這些祈願文,因為世界上各種災難真的太多了,已經到了我們一種刻不容緩、要發願、也要以實際行動去幫助世界的時候。

因為現在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未來願景的計畫,也是未來的很好鋪路

但對於大乘菩薩來說,他們的心願和計畫是很大的。他們總是在想未來要利益非常多的人,未來在輪迴未空盡之前,我都要不斷幫助每個人、每個生命。

我們常常說發願不只是眼前、短暫的利益,我馬上要什麼,並不是這樣。願是無盡的,我們的願望是無盡的,這也是你對自己的一種規劃、一種提醒,我未來的目標、未來的方向是什麼?不斷、不斷的熏習自己,這樣的發願迴向,就真的是如法的了。

「迴向」和「發願」有什麼差別呢?舉例來說,就像是一滴水落入到大海中,只要大海不乾枯,這滴水也都不會消失,我們任何善行最後做「迴向」就像這樣。而發願,就像是一個舵手一樣,它可以幫你導引到正確方向,所以同樣就算是一棵樹的小種子,因緣聚合的時候,未來都可以長出枝葉繁茂的大樹。

所以同樣我們現在只是念一段偈文或祈願文,或做點小小善行,但未來會長成枝葉繁盛的大樹的,所以我們這裡的目標、動機要很清楚,不要把這難得的發願機會浪費了。一件事情是否有意義,都在於開始的動機和心態是什麼,發願沒有任何限制,你要努力的、盡量的、敢於發大願,這是很重要的。

最重要一點,你要沒有我執。我們平常都會覺得有一個很封閉的自我,好像有一個跟誰都沒有關係的、封閉的自我,其實這種我並不真實存在,其實我們是跟周圍每一個生命是息息相關的,這樣一個獨立存在的我,是不可能的

其實就好像我們一出生是什麼都沒有的,譬如名聲、衣食,都不是一出生就陪著而來的,而是因緣和合產生的。

來源: http://www.kagyuoffice.org.tw/activity/2012/3_2/HHK_Office_news_20120302.htm

 

2012 29th Kagyu Monlam – the first day teaching from HHK

*** 經典裡面也說比起在淨土持守戒律,在不清淨的世界、像是我們現在在的娑婆世間,持守戒律還更加殊勝的呢,也就是說若在天界持戒,不如在人世間更加殊勝,如果你具備戒律的情況而做發願,這會是更加殊勝的,只要持守戒律,未來只要在佛前聽一句佛語,就能夠成就。

*** 法王噶瑪巴開示參加祈願法會的目的:

今天開始的第29屆祈願法會,大家遠道而來是很辛苦的,這八天,我們為什麼要在這裡相聚?祈願法會的目的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苦難真的很多、而快樂總是稀少,人與人之間總是鬥爭、仇恨多,而友善、關愛少,社會上各種正面的、善的力量比較微弱,惡的力量相對熾烈。所以,這真的是我們共同祈願、發起大的悲心的時刻

這個世界未來會怎麼樣,掌握在這世界上每個人、每個生命自己手中。我們人類具備「分辨善惡」的取捨能力,我們知道的不只是暫時的利益,而有智慧能朝向更長遠、深遠的目標去努力。

但我們似乎沒有好好善用這種長遠的智慧,而總是短視近利,只想著自己,只在乎一些自私自利的事,頂多放點心在自己親人身上而已,總是忘了還有更廣大的生命,跟我們共同生活在世界上、地球上。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想自己,那世界上的各種紛爭、對立就會層出不窮。因此我們今天在這裡,一定要很認真的、很嚴肅的來面對這個問題,為了整個世界以及我們自己的未來,要好好發願

*** 我們在這樣的五濁惡世,總是順緣少、逆緣多,在二十一世紀真是不太容易修持,因為散亂的因太多,城市越來越大、人越來越多,要讓心靜下來修止是不容易的,但如果不修專一的止,勝觀就不容易修持。這樣修行是無法真正有進展的,不用說修道上,就連世間禪修,若連基礎的止都沒有,那就連世間禪定都沒辦法達到,所以說這個方便法:止的禪修,是很重要的。

*** 只要具備善心,都是可以投生淨土的因,任何凡夫眾生,只要發願往生,都具備投生淨土的因。

*** 只要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都可以種下投生淨土的因。

*** 噶瑪洽美也說,噶瑪巴是觀音化身,又是阿彌陀佛心子,持誦「噶瑪巴千諾」也可以幫助更快速的投生淨土。

*** 不動佛法門實在是很難得,因為在21世紀的現在,各種科技發達,尤其物質過剩,身為人類,我們的行為有時會因為科技進步而具有更大力量,而產生比起其他眾生對地球更大的影響、更大的傷害,這些後果都歷歷在目。所以要消除這樣大的惡業力量,就是不動佛法門。不動佛法門就是要拔除各種罪障,有它特殊的功德利益。

面對這麼大的惡業,佛菩薩也有了更深的悲心、更大的願力和更強的加持力。因此佛菩薩都說,在五濁惡世修持「不動佛法門」會非常好

「不動佛」為什麼又稱為「無嗔佛」?最主要就是提醒我們「不要被嗔恨心所擾動」。

*** 除了有大悲上師們的引導和幫助,自己更要精進,對修行要有一種歡喜心,這是很重要的,修行是自己的事,如果勉強就不自然了。要記得修行一開始是一種歡喜和渴求,否則只是盲目的修著苦行,是沒有意義的。

*** 很多人修行都並沒有看重本來就具備的微細善心,一心只想做些特別殊勝的事情,一定要做像黃金珠寶那樣閃亮顯眼的事,反而忘了最平凡也最珍貴的本具善心,修行都會變得太造作、不自然,變得跟你非常遙遠。所以我們說修行要看到原因、瞭解意義、發自內心去做,不然只是一種表象、一種造作。當然修行一開始,心和言行都需要做出一點改變,似乎要刻意做點什麼,但也不要太過份,但很多人都忙東忙西,裝著做很多其他事情,卻忘了本具的善心修行剛開始就是造作的虔誠心,之後才會有無造作的虔誠心法說得再精采,如果沒有觸動你的心、利益到你的生命,也是沒有意義的。有位善知識說,即使說口訣的人有一切過患,只要所說的法是正確的,我們也要去領受。這就是「依法不依人」。所以即使小孩子也能說出「真實語」。說法的人也許沒什麼,但所說的內容卻是值得深思的,所以焦點不要專注在我身上,要專注在法的內容上。

*** 其實淨土在哪裡?就是你周圍這一切,這就是淨土!

*** 請大家一定要好好發願,總之要發大願,越大越好。心量越大,成果越大。就好像一根草要掃地不可能,很多很多根綁在一起就可以有力量清掃了。這裡有上千上萬人一起發願,這力量會更大的。

什麼是真正的發願?不只是心中想想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實際去做。發願是一種「準備」,先發心、就有一種承擔,同時也實際這麼去做,這就是最甚深的祈願了。

*** 我們要觀想十方三時的諸佛就在我們前面出現,雖然前面空間可能很小,但要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真的就出現在前面,也是讓我們自己的心量要開闊,這很重要。禮拜時觀想的所依,就是十方三世一切的諸佛菩薩。我就是發願、禮拜的這個人,我們甚至化身無量無量的自己,在無量的佛菩薩前,每一尊都禮拜,語言上也唸誦讚誦的文字、讚誦佛菩薩的功德。

*** 供養的重點在於是不是用對方法做供養,而不是在於物質大小。如果心是吝嗇小氣、不肯分享,做再多供養也是沒有功德的;同時也不在於品質有多好、數量有多少,重點都要回到我們的心,也就是我們的心是不是真的對三寶生起信心、有沒有想供養的心。過去的故事告訴我們,有的佛子他們甚至只是供養一支香,就發起殊勝菩提心。

*** 要具備四種力量來做懺悔,其中兩個最重要的是「發露懺悔」和「誓不再犯」,這兩個是重點,也就是你很清楚的知道你過去犯什麼罪業,同時也發誓未來不再犯同樣錯誤,要有這樣很強烈的誓言。重點是當下要有「誓不再犯」的決心。

*** 隨喜功德是很重要的,自他一切,做一點小小功德都要去讚嘆,就是具備對自身、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 如果我們不學習、也不實修,總是在求法,祈請給法、給大法,這是不行的;就像有人請了大藏經之後,就供在家裡,不念也不修──很多時候我們一提到「大藏經」,就感覺好像要好好珍藏起來、好好供在櫃子裡,希望不要變成這個樣子。當我們說「請轉法輪」時,其實心中要有一種強烈渴求的心,祈求傳法教,如果有渴求強烈的心,對所學習聽聞到的法,就會知道是很重要的,會有真正去實修它

*** 為什麼要請求祈求長久住世呢?因為要幫助眾生得到快樂;怎樣才能讓眾生得到利樂呢?在於我們有沒有具備清淨的動機和行持;而我們怎樣才能具備清淨的發心和行持?就在於有沒有人指導他們。這些指導者,就是我們祈請住世的對象。所以這些上師們住世是很重要的──你要有很強烈的這樣心意,就會對這偈偈文很有感受。

*** 我們常說要「隨順眾生」,這也是〈普賢行願品〉最主要的要點,就是隨順眾生,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大家都需要與人相處,在社會當中生存,我們也不再像以前,現在世界像地球村一樣,互相關係很緊密的,甚至會越來越緊密,溝通也更快速容易,所以人與人之間相順的、融合、和諧、互助的這種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在隨順別人時,有個重點,就是你自己有沒有把握住自己。你要先有自己的人生準則,再試著隨順眾生,才有可能真正利益到別人。所以在隨順眾生前,要想一想我的目標是什麼?不然只是口頭上說說隨順眾生,就只是一個表象,只是好聽,實際上是不如法的。

*** 我們常常說要幫助每個人、每個眾生得到快樂,所以最開始是先發起菩提心,發心之後要花很長時間行持菩薩行,要去積聚資糧、淨除罪障等等,我們看到過去佛菩薩都是這樣做的。同樣的,我們也應該仿效這樣的發心,行持菩薩行,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發心,來念〈普賢行願品〉。

來源:

http://www.kagyuoffice.org.tw/activity/2012/3_1/HHK_Office_news_20120301.htm

獨白

禪修

根據很多 上師的開示

禪修就是坐直 然後什麼都不做

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回到我們原本正常的狀態中

什麼都不做

就是看著當下生起的念頭

覺知而不跟隨

 安住

噶瑪巴千諾!

坦然

好好壞壞一切都會過去

一切的好壞
都是因緣際會而產生的
都是緣生緣滅的
都是暫時的

曾經的痛苦迷惘
現在的篤定

為何我們要自找痛苦呢
苦樂的感受來自自心
因此痛苦是自找的
我們明明喜愛快樂
為何還要找痛苦
因此不要再自尋煩惱
自討吃苦了

對於煩惱與痛苦
學習看出與放下
安住在法的串習中
培養調柔堅定的心念
一點一滴
一步一步
堅定地走在修行修心
調服自心的正道

世間的種種
學習以一種開放理解的態度去看待
過去的種種
學習接受與原諒
並放下
然後繼續往前進!

上師加持
上師鑑知

噶瑪巴千諾!

記錄~ 懺悔

除了懺悔,還是懺悔 
懺悔起心動念間的分別喜惡 
懺悔微細心的我慢驕傲 
懺悔無明而起的愚痴煩惱
懺悔深植內心的我執貪愛習氣 

除了懺悔,還是懺悔 
一切都是我的錯

除了 懺悔,還是懺悔
我祈願 任何人因我而受傷的心已經療癒 
我祈願 大家心開意解 已放下對我的不樂 
祈求尊貴的 上師加持 

噶瑪巴千諾!

法王噶瑪巴對於快樂的開示

很多人以為,得到快樂,是指需要遠離某個很大的痛苦,或者得到從未有過的某個快樂經驗。但是我覺得,快樂的本質,就是我們的本性;如果能夠回到自己的本性裡,當下就是快樂了。因此,快樂不是一個大的成就,不是新獲得的東西,也不是遠離痛苦而得到的喘息。

我們每分每秒的呼吸,都圓滿具備了無數的條件和因緣,這些條件隨時都在我們的周圍,僅僅想到這一點,就會覺得:生命真是一個奇蹟,我們應該感到知足了。

我們每一個人,不會沒有痛苦,就算現在沒有,未來也可能會受苦;快樂,就算現在沒有,將來也會有的。重點是,無論遭遇任何情況,我們要能安住在各自的自性本質當中,安穩的、輕鬆愉快的安住,這是非常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一般事物都會變異,但是我們的本性不會改變。因此,我們一定要知道:就算現在沒有痛苦,之後也可能發生;就算現在沒有快樂,很快也會經驗到,為什麼呢?因為事物的本質就是無常,都會改變的;然而,我們的本性卻不會有任何變異。

因此,安住在我們的本質當中,這是根本。如果不懂得安住,那麼遇到突發的狀況,我們很容易不自主地跟隨情緒和感覺而走,造成很多問題。

其實,問題不在事情的大小,主要在於自己是以什麼心態去感覺、去認識,這會造成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靜心,靜心的意思,就是讓心安住,輕鬆的放著,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靜心的方法了。我相信,能夠不跟隨突發的煩惱妄念而走,這就是快樂的根本。

來源: http://www.kagyuoffice.org.tw/karmapa_17th/instruction/20100528.htm

法王噶瑪巴關於對治痛苦的開示

有時,我們會因為沒有真正經驗到對方的苦樂,而對他人漠不關心。所謂的觀修慈悲,就是要從自身的苦樂經驗出發,細心體會他人的處境,而對他人的苦樂,感同身受。心裡要想:「我就是他,他所承受的苦樂,就是我在承受的苦樂。」如此用心地去觀修。這就是慈悲心的修持方法。

也許當我們試著去關心他人的苦痛、照顧別人的感受,常常覺得困難重重、真是給自己找麻煩。很多人一談到痛苦,會覺得痛苦是一個「結論」、一個「答案」,而且是最後的答案:一個人一感受到痛苦,他就覺得「完蛋了」,這時他覺得痛苦帶給他的訊息是什麼呢?就是「絕望」、「失敗」和「結束」。

實際上,痛苦是什麼?痛苦絕對不是個「答案」,痛苦其實只是一項「提問」;當一個新的痛苦來臨時,其實是在問你:「該怎麼做?」,因為這個新的狀況,「你會驚慌失措而放棄?」還是「我怎樣才能不灰心地繼續前進,讓這些痛苦成為增強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助緣和莊嚴?」你應該這樣問問自己,這種思維是很重要的。

我們不應該把痛苦當成是個「絕望」的答案,反倒因為經驗到痛苦,心中更要想:「我該做什麼?」,「我是要被痛苦淹沒,還是我要站起來,戰勝這些痛苦?」自己應該好好地這樣去思維。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好,他人的痛苦也好,總而言之,痛苦是一個新知,一個考驗我們的題目,測驗我們會如何反應的考題。

來源: http://www.kagyuoffice.org.tw/karmapa_17th/instruction/20100528.htm

6/10 我在楚布寺

今天起了個大早,5點左右,天色還昏暗時,我跟朋友就摸黑起床在中庭空地上快速的刷牙洗臉,一抬頭望見滿天的星斗,真的好美麗,好驚豔,已經有好久沒看到這種繁星點點的夜空了,在楚布的第一天清晨,我們就得到一份如此美好的禮物。

不到6點,整裝完畢,出門去參加大殿的法會,我們坐在面對大殿最左邊空著的座墊上,除了我們,其餘都是僧眾,但心中卻感到非常的踏實與安定。

法會不時響起擊鼓聲,好像連大地都跟著震動,鼓聲直衝腦門,整個頭部都感到麻麻的,我很開心地做著聲音禪修,接著在8點左右,仁波切及導遊扎西帶著我們同行的另外兩位朋友過來一同進行供養,仁波切先是帶我們在 法王法座上獻哈達及供養,之後再帶大家前往點燈屋點燈,我們一行四人一同點了108盞燈,大家都認真專注地點燈並各自在心中默默地祈願,最後在仁波切的帶領下我們一同作了迴向。

點燈完後我們接著轉大殿這棟寺院,一一參訪了 上師您曾駐足並進行學習及修持的殿堂,心中憶念著您的慈悲與恩德,充滿了歡喜與感動。

中午看了沒帶面具的金剛舞排演後就直接回房討論兩位朋友要先回拉薩的事,因為楚布寺這裡海拔比較高,空氣較稀鬆,她們有點高山症的反應,結論是她們決定立刻搭車回拉薩,快速整理行李後,導遊與司機就先帶她們回去了,留下我與另一位朋友,自在地享用楚布熱鬧歡樂又寧靜的氛圍。

因為比較早起床,原本準備要好好休息了,但因一直熱心幫我們的的桑珠明天就要先回拉薩的寺院,掙扎並討論一番後,還是決定4點多再出門轉山,大約轉了快3小時,快7點左右回房休息、吃東西,整理後就睡大覺了。

躺在床上時,外面一直傳來在我們房門外打地鋪的藏人談笑聲,雖然有點被吵到睡不著,心中對他們充滿佩服,這種自在樂天知足的生活態度真是與我們大不相同,也足夠讓我們好好學習他們對外在物質的隨遇而安及不執著。

晚安嚕! 

Karmapa chenno!

Previous Older Entries